一(第2/3页)

既然御敌于国门之外已无可能,那便只有因势利导,设法教其有来无还。但他的职务只是个小小的磁州知州兼河北义军都总管,节制范围极其有限。他力劝康王赵构留在磁州,即是想借助其权威,调集大名府与真定府两路十余州之兵夺回李固渡。

李固渡在相州以东,隶属大名府魏县,是黄河两岸的重要渡口。金东路军由此渡河后,留下了四猛安兵力据守此镇。拿下并扼住这一要津,会对金军之进退构成重大威胁。然而赵构不愿滞留磁州,更无坐镇其间指挥作战的打算,致使宗泽凭风借力的期冀落空。宗泽不甘坐视金军步步得逞,宋军战机丧尽,乃决定尽起本部五千兵马去攻李固渡。

十二月十六日,宗泽向敌寨发起攻击。

金军没想到宋军竟敢主动去捋虎须,应战有点仓促,但一旦反应过来,抵抗得却非常顽强。以宋军的作战能力而论,没有三倍以上的兵力,与金军交手是难操胜券的。宗泽的兵力只比对手略多两成,这仗便打得很艰苦。

幸得宗泽用兵有方,并充分发挥了床子弩、炮石车及神臂弓等远程兵器的杀伤力,才控制了战场上的主动权。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,宗泽将身边的五十名亲兵一个不留地全部派上了前沿。

残酷的拼杀从当日下午一直持续至次日平明,守寨金军终于支持不住,弃尸一千五百余具,逃亡汴京大营。宋军的伤亡与金军大致相当,骁将秦光弼在激战中阵亡。点燃焚烧敌寨的大火时,宋军将士们的心情是既悲且壮。在基本上是一比一的情况下,能打出这个战果,已是相当地难能可贵了。

荡平了李固渡的守敌后,宗泽接到大元帅府指令,率部开至大名府集结,方知自己已被委任为河北兵马副元帅,而诸路勤王兵马已悉归大元帅赵构统一指挥。

初得此讯,宗泽甚喜,以为这一下解围汴京有望了。岂知赵构并未拿出什么像样的部署,只是补充了五千人马给他,让他先行挥师南进,而以其他五万多人马作为“后援”。至于如何“后援”,却又语焉不详。

朝廷任命的兵马元帅陈遘,因坚守在中山府,一直未能赴任,帅府的一切军机,均由大元帅赵构与已迅速成为其亲信的黄潜善、汪伯彦两位副元帅策划于密室,行动方案在宗泽到达之前便已谋就。宗泽名义上虽然也是副元帅,事实上却显然被排斥在了决策圈外。饱经风霜的宗泽不难看明这个格局,虽对帅府的做法疑窦丛生,却不得不谨遵军令,仍是自提孤旅去进军开德。

开德旧名澶渊,因古有澶渊湖泊得名。一百二十年前的景德元年,宋真宗赵恒就是在这个地方,与辽圣宗及承天太后缔结了举世闻名的澶渊之盟。当年的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,中有浮桥相连。由于黄河改道,开德府如今坐落于黄河北岸,但南岸的南乐、清丰、卫南等县仍归其属,其连接南北的枢纽作用不言而喻。所以尽管自身势单力薄,宗泽仍决心啃下这块骨头。

靖康二年正月初二,宗泽派出小股部队进行武装侦察,正月初三展开正式攻击。

驻守开德府的金军起初有五猛安,其中包括自李固渡败退下来被补充于此的完颜阿鲁补残部。后因宗泽攻势凌厉,金军大营又派大将宗弼带了四猛安人马前去增援,其总兵力亦已近万。

这又是一次双方兵力相当的硬仗,战役规模比李固渡之战大得多,所耗战时也长得多。在宗泽灵活多变的战术指挥下,宋军经过大小十三个回合的浴血鏖战,终于在正月二十九日彻底击溃金军,收复了开德府境内的所有县镇。这就是使宗泽威名大振的“开德十三战”。

金军很少在野战中吃宋军这么大的亏,因之自此以后,许多金军兵将对宗泽闻风丧胆,甚至在发誓赌咒时每每极其严肃地宣称,“如果本人言而无信,教某上阵碰上宗爷爷”。